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就诊指南
健康园地
新闻中心
活动公告
教学科研
人才招聘

新闻中心

了解苏州明基医院从这里开始!新闻、资讯、公告应有尽有!

新冠疫苗接种知多少?权威解读来了!

2020-12-31 09:06:36     本站编辑     本站原创     4357次

2020年,全球都受到新冠肺炎的“洗礼”,随着又一个冬季的到来,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疫情又见抬头之势。

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极强,而新冠肺炎疫情中病原识别和疫苗研发速度之快亦是前所未有的。最近一两个月,有关疫苗进展的新闻不断在网站头条和各大报纸版面中出现。


● 疫苗如何在人体内发挥作用?

疫苗的核心思想其实并不复杂。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好像一支护卫人体安全的防卫部队,而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就是企图入侵人体的敌人。每次机体应对外界病原微生物的过程都是防卫部队与敌人之间的一场战争。


640.webp (76).jpg


而疫苗之于人体的作用,就相当于是军队打仗前的演习。简单来说,就是用经过处理或者特制的病原成分(疫苗)来刺激免疫系统,让我们的免疫部队熟悉敌人,培养出专业克敌的定向特种兵。

这样,当真正的敌人来袭时,有定向专业加持的特种兵就能迅速动员,发动免疫部队,杀敌于无形之中,从而避免或减轻疾病的发生。


新冠疫苗免疫效果如何?

接种禁忌有哪些?

接种频次、接种间隔是什么?

是否能够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若出现不良反应如何解释与处理?

......

新冠疫苗接种的常见问题

本文为你一一解答!


哪些是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

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新冠疫苗接种的重点人员将包括:冷链物流人员、海关边检人员、医疗疾控人员,以及农贸市场、海鲜市场的工作人员,还有公共交通的工作人员等。

 

这些人群不建议接种新冠疫苗

不建议发热患者、慢性病发作期患者、急性病发作患者、孕妇等群体接种新冠疫苗。

 

专家指出,在疫苗接种后,要关注自身身体有何异常情况。在接种新冠疫苗后,受种者需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以防出现急性过敏性反应,留观无异常后,方可离开。若离开后,受种者出现了高热超过38.5摄氏度,或局部红、肿大小超过2.5厘米,需及时向接种医生报告,并尽快去医院就诊。


国产疫苗是否存在有效期?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目前新冠病毒发现的时间还不到一年,还不能下结论说新冠疫苗能保护多长时间,需要后期跟踪研究。

 

根据对接种者的追踪显示,国产新冠疫苗的保护期达到世卫组织规定要求的“半年以上”,基本上没有太多的疑问。


疫苗的价格是多少?

新冠疫苗部分地区定价200元一针。疫苗的价格还要随着生产规模和使用规模扩大而不同,随着疫苗批准附条件上市以后,会形成相应的价格机制。


640.webp (77).jpg


新冠疫苗可以跟其它疫苗一起接种吗?或者间隔多久?

根据既往经验,灭活疫苗可以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同时接种会不会影响这些疫苗的免疫效果,或同时接种会不会影响这些疫苗的安全性,

但由于新冠疫苗是新疫苗,尚无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的安全性、免疫原性数据,因此暂不建议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但是有如疑似狂犬病暴露者需接种狂犬疫苗、其他外伤需接种破伤风疫苗者,应优先接种。新冠疫苗与其他疫苗接种间隔不少于2周。


接种完疫苗还需继续带口罩吗?

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疫苗保护率能达到百分之百,因此,打了疫苗之后防护措施不减,才能更好保障大家安全。

 

在人群免疫屏障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即使部分人群接种了疫苗,大家的防控意识和防控措施也不能放松。

 

因此,接种疫苗后还是应该继续佩戴口罩,特别是在公共交通工具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其他防护措施如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好习惯、通风等。


640.webp (78).jpg


关于不良反应

是否会出现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痛发热,接种部位局部的红晕,或者出现了硬块,有些人有咳嗽、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常见的不良反应。

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

接种单位以及参与医疗救治的医务人员都将进行技术培训,培训合格以后才能上岗,对于常见的不良反应,能够快速识别、快速处置。

二级医院将负责责任区内若干个接种单位的医疗保障工作,派出有经验的急诊急救人员,携带必要的抢救设备和药品,在接种点提供驻点保障,一旦发生情况,能够及时处置。当发生还要继续处置的严重异常反应时,一方面要有120救护车快速转运,另外对口的上级医院要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多学科的诊疗。


由于新冠病毒走进人类视野的时间还并不长,我们对于这个病毒和它所引起疾病的了解仍需不断深入。目前,对于新冠疫苗免疫后人群保护的持续时间、病毒暴露时的保护形式认识还不全面,需要更多的观察和总结。

即使接种了疫苗,仍应继续遵循佩戴口罩、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等防疫措施。只要我们采取科学严谨的态度,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和控制新发传染病的方法。

分享到:

本网站使用cookies,您继续访问本网站,表示您同意网站使用cookies,详细请见我们的 隐私策略

确认